先前 Google 的软体工程师 Blake Lemoine 声称拥有人工智慧(AI)的聊天机器人 LaMDA 出现了自我意识,就像个真正的孩子。这个言论一出立刻引发了大规模争论,尔後,Google 直接解雇了这位员工。

究竟 AI 到底能不能发展出属於自己的意识?现在的发展又到哪里了?就让 Google 台湾前董事总经理简立峰来为我们解答!

AI 到底有没有意识?它们竟然拥有认知能力了?

说到 AI 到底是否已发展出自己的意识,简立峰直言「想太多了。」正是因为人类不了解自己,对於 AI 过度期望跟害怕,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回想二、三十年前,「可以将语音辨识成文字」似乎难如登天,但如今语音输入却十分常见。这次的事件中,工程师使用了「sensible、有感觉的」这个词汇,跟过去讨论的认知有些差异。能做语音辨识、机器翻译都是「认知」的一部分,然而,工程师却宣称 AI 有感觉。

简立峰解释道,直到目前为止,AI 就是在进行机器学习,逻辑上是输入什麽资料、得到什麽结果。因此,即便它们有时可能在问答时回答得不错,却并不是跟人类一样有感觉。

且这个话题也能让我们得以思考:如果今天 AI 变得真正聪明时,我们应该用人的角度去看吗?毕竟,机器不是为了模拟人,如今 AI 早就有很多能力比人类强,我们不会却不会对此感到害怕,只是怕它变得跟人一样。

测试 AI 最有名的思想实验当属「图灵测试」,透过对话确认机器是否和人类一样具有智慧。对此,简立峰表示,对於机器学习了解不够深、有过高期待就会觉得结果很厉害,而这其实是人类自我投射的结果,归根究柢,那些呈现的都仍是机器学习的结果。

能处理语言却不是真正理解!AI 在语言辨识上走到哪了?

简立峰分享了「Progress in AI」的分析,目前,在「语音辨识能力」方面,机器与人是接近的;「电脑视觉能力」则有超越人类的物体辨识力;赢过人类最多的则是「棋力」;而在「语言理解能力」层面,机器却远远输过人类。

虽然 AI 尚不能真正「懂」各种句子,却能够处理语言,能藉由分析语句去判断写作者的情绪与立场。

至於 Google 翻译何时能推倒人类的巴别塔?简立峰表示,它在评分程序 BLEU 中已经达到了「专家」等级,跟翻译者已经是差不多水平,但偶尔仍会出现离谱翻译,而这在人类身上是较不会出现的。而以总量来说,大部分句子都翻得很好。

Google 翻译在地球上的一天使用量达到好几百亿次,若以实用性来说已经足够,但要完全取代人类仍还有许多须跨过的门槛。

环境运算是什麽?让机器交叉运作加成发挥!

在如「Star Trek」等科幻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环境运算」的概念,这在现实中有可能实现吗?简立峰分析,其实在电脑科学领域中,各阶段都曾提出类似的概念,它其实是一种类似智慧物联网的存在,让各个装置可以做主、交叉运作。

当机器可以交叉运作後,甚至不用新的突破,就已经能达到许多我们目前想像不到的事。就以自动车来说,现在虽能自动行驶,我们仍得握着方向盘。但到了最高自驾等级,在完全自动化的情境下,就包含了各种决策:要交个过路费省时间?还是省钱绕个路?其实机器的资料库本来就有这些数据,但我们要不要让它们做决定呢?

这就好比「全民公敌」中,机器人在救人的选择上所提出的道德难题。而目前,针对类似的选择,都是以法律为基准。

价值都在数位科技!台湾如何跟上脚步?

现在许多新创都在讨论 AI,根据 IDG 的预测,到了明年,全球有 50% 的 GDP 都是由数位科技带动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引擎便是 AI 的发展。

简立峰延伸解释了相关的软硬体讨论,他认为软硬体区别是这样:一个定型演算法是硬体,还在变动演算法是软体。将固定演算法烧成硬体的价值偏低,应用性固定;反观软体则很弹性。

目前,台湾只有 19.2% 的 GDP 是来自数位科技,表示台湾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成长。观察我们的日本邻居,可以发现他们对於数位的内容越来越重视,除了是因为疫情带来了许多压力,也是因为竞争力渐渐比不过他国。

反观台湾,目前硬体产业成熟,又因人口不足缺乏市场,造成新兴领域发展受限。不过,我们擅长的硬体产业(半导体)刚好是 AI 的基础设施,所以还是有连结。

过去各项科技产业都主要集中在中、美两国,欧盟、日本因此也都缺乏大型网路公司,而要出现世界级的网路公司,需要极大量的使用者。在这部分,台湾本就没有机会,但我们始终保持着硬体的优势。

简立峰建议,我们应该投入发展 B2B 软体,充分发挥制造业特性,举例来说,人家可能是无人机的控制中心,我们则能做无人机软体服务的侦测器。台湾应该在原有强劲的垂直领域基础上发展,再尝试加入一些软体,而更结果。

【 跃上 AI 半导体产业的最新趋势 】

让台湾新思科技、微软、NVIDIA、AMD、Rockwell、AMD、华硕等产业领导者为你剖析!

>>>10/5 参加 2023 AIoT 智慧制造论坛<<<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