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转型被企业视为永续营运的重要策略,云端平台则是推动数位化营运的核心平台。远距办公模式成为後疫情时代的未来工作趋势,再加上近期市场竞争压力渐大,驱使企业数位转型以及云端建置脚步逐渐加快。根据市研机构 IDC 调查报告预测,到 2025 年台湾公有云整体市场更可能突破 20 亿美元。

不过就导入现况来看,多数业者发现上云後的效益未如预期。根据市调机构Accenture 调查指出,只有 37% 的公司认为上云後有获得预期中的价值。对此CloudMile 万里云营运长高斌桓点出问题在於云端平台对多数企业来说仍属陌生,因此难有通盘规划,成效自然不彰。高斌桓指出,上云牵涉到企业整体营运策略,管理者必须从更高的视角看待此事,有完整的规划,效益才会浮现。

数位转型势不可挡,企业积极上云

高斌桓表示,企业类型可以分为数位原生与与非数位原生两种,电子商务、网路直播、应用程式、软体开发与多数新创团队都属於前者,这类企业从创立阶段就习惯使用数位工具,云端平台也是其中一环,上云的比例非常高。

非数位原生则包括金融、制造、医疗、物流…等传统产业,值得注意的是高科技制造业也属於其中之一。金融产业的资料大多为用户个资,这类型产业由於涉及隐私问题,因此对於资料安全规范较为严谨,数据要上云也常会受到法律规范。而高科技产业在制造或生产过程中,由於常有涉及到技术专利、制程文件、供应链名单等机密资料,若上传到公有云上,背後的资料隐私权和保密问题也是让许多企业有所疑虑的一大因素。

由於欧盟规定,只要境外涉及到欧盟公民的个人资料,都将受到欧盟 GDPR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一般资料保护规定》)严格的规范,因此对於高科技产业来说,导入云端技术不仅可能要改变过去既有的作业流程,资料也未必能上传到公有云进行运算,导致许多业者对上云的态度较为保守。

不过高斌桓也指出,随着数位转型趋势起来後,多数业者体认到云端是必要建置,再加上身边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对上云的疑虑逐步减少,因此传统产业的导入速度开始加快。

观察产业现况,高斌桓看好金融业与制造业的云端应用潜力,他指出这两大产业近期面临的数位转型压力最大,「云端平台的高扩充性,可以协助他们快速回应市场需求,并让手上的资金做最佳化配置。」

企业为何要采用混合部署?

高斌桓提到,地端 IT 系统由於建置时程旷日废时,因此企业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必须评估未来需求,预先备妥 IT 系统的软硬体资源,而当系统上线使用并进入生命周期後半段时,软硬体资源会因企业的业务发展出现不足,「也就是说地端 IT 系统资源恰好合用的时间相当短,大多时间不是资源过剩就是不足,云端则可解决此问题。」

云端平台的好处是所有软硬体资源都已备妥,企业可视当下需求弹性选用,让资源分配最佳化,此外公有云平台也都提供了各式功能模组,降低业者自行开发模型的成本与时间。据市研机构 Grand View Research 指出,企业规模的公有云服务能为企业节省其年度运营成本的 35%。

高斌桓举例说明,例如近期当红的 AI 机器学习演算法,在地端 IT 架构中,企业必须先募集专业团队,并经过长期研发,才能拥有此类软体功能,而云端平台则会提供随选即用的功能模组,让企业快速回应市场需求。

不过高斌桓也表示,尽管云端有种种好处,并不代表地端系统会被取代,事实上现在的主流是整合云地两端的混合云。「部分产业像是金融业和制造业,对地端系统还是有一定的需求。」他指出金融业受到法律约束,必须将政府规范的资料留在地端,制造业则须将产品配方、制程参数等机敏资料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他服务则交由云端负责。

图片说明:CloudMile 万里云营运长高斌桓表示,尽管云端有种种好处,但并不代表地端系统会被取代。

三步骤评估企业需求,打造全方位云端策略

混合云虽能同时满足效率与合规需求,但此类架构的运作模式和後续产生的价值,对企业来说都是全新体验,如果建置不当,成效将难以浮现。因此高斌桓建议企业在导入前必须先做好两件事,一是内部员工须有足够的云端认知与知识,二是找到合适的外部专业夥伴。

他指出,云端是企业未来最重要的 IT 工具,因此员工必须有充足的专业技能。至於外部合作夥伴,除了协助上云的种种事宜外,还能提供谘询顾问服务,让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以 CloudMile 为例,团队会先依三个步骤评估企业需求,协助企业导入云端。高斌桓说:「在建构混合云初期,我们会先协助企业评估内部流程痛点、营运目标、部门业务性质,接着再规划使用的云端资源、功能模组、上云先後时程等,最後并且制定上云後各期程的预估效益,协助为企业建立制定完整的云端策略及架构设计。」

CloudMile 混合云助力产业转型,提升企业生产效益

CloudMile 目前已协助多个产业、多家企业规划混合云架构,也能协助企业客制化 AI 应用模组。近期的指标性案例,是协助台湾大型计程车业者建置车队管理系统,利用 Google 云端平台(Google Cloud Platform,简称 GCP)资源进行数据蒐集、分析,并协助建置 AI 预测模组,能计算出未来 15 分钟的最佳载客点,提升计程车队的获利能力。

除了计程车队之外,CloudMile 也协助多家金融业和制造业者利用 GCP 建构混合云。高斌桓指出,Google 是目前唯一在台湾本地设有机房的公有云平台,此特点可让金融业者符合金管会金融资料不得出境的规范,顺利推动金融科技(FinTtech)应用。制造业则可透过 GCP 的开放原始码架构为机台赋能,加速智慧生产系统的落地。

高斌桓最後再次强调,云端平台是数位转型的必要 IT 建置,不过多数企业都仅聚焦於平台建置後带来的效益与成本。但其实上云带来的价值与影响其实远高於此,云端平台除了优化流程效率,还能改变企业体质,创造全新商机。因此高斌桓也提醒企业,要从高层营运视角看待此事,藉此机会制定完整 IT 策略,新思维与新策略打新战争,才能让企业在未来立於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