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是全球企业共同关注的议题,企业如何在减碳方面「超前部署」,创造绿色永续转型新商业模式,早已成为提昇竞争力的关键。

而对於台湾制造业者们来说,如何从产线、供应链到产业价值链等层面整合,做到创新绿转型,且还要比竞争对手还要更绿、更减碳,甚至超前为未来绿商机提前创造优势,则成为工业 4.0 革命下,串起数据化产线管理的风潮。

华邦电子身为国际记忆体大厂,一直以来都专注於快闪记忆体、利基型记忆体及行动记忆体等相关产品。也因华邦电子身为地球公民的半导体产业一份子,早在 1998 年就取得环境管理系统认证,订定水电气化以及原物料等能资源减少耗用,废弃物活化再利用循环经济等,要从企业稳定营运中寻求节能、减碳的各项解决方案。

唯提供有品质的碳排数据,才能彻底强化产品生产链

而华邦电子此次与微软、硕软合作,共同打造出碳管理平台,不只对外提供客户与产品相关的碳排数据,更期望对内加速促成更多减碳减排的具体措施,进而提升华邦电子的永续竞争力。

「提供有品质的碳盘查数据,是企业碳排减量的第一步,」华邦电子副总经理蔡金峯语气肯定的说,唯有厘清碳排数据,才能提升华邦电子在碳排减量措施上的策略精准度,更重要的是赢得客户的信任。

对於工具与策略的评估,往往都会影响到营运与产品的生产成效。因此,积极拥抱数位科技的华邦电子,决定寻找长期数位转型策略夥伴微软与硕软,透过 PowerPlatform 用三步骤打造碳排管理平台。

步骤一:建置碳排资料库平台,清楚掌握内外部生产数据

企业思考减碳减排,首要就是透过数据拉升产线透明度,而这样的标准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上,是高度具有挑战性的。蔡金峯表示,华邦电子的产品种类多元,内部上千项的排列组合不是人工用 Excel 土法炼钢就可以办到的。

而此次台湾硕软在与华邦电子合作过程中,则透过双方协作点出关键问题。台湾硕软解决方案经理曹佑诚说到:「在所有的资料收集、沟通上,都必须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机制,才能大幅减少人工反覆处理的流程。」

若能以自动化取代人工 Excel 碳盘查作业,大幅解决表单杂乱资讯互不相连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标准化形式设计碳排资讯报表,还能掌握各产品的碳排相关资讯,满足未来客户在产品碳排数据的各项要求。

企业要执行减碳策略,首先得进行碳盘查,了解供应链环节中哪些碳排放量最高,找出问题後才能制定解决办法,而有许多制造业还是依赖於手动数据收集的方法,但随着上下游供应链在碳排放数据搜集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越精细,大量数据如何汇整逐渐成为关键指标。

蔡金峯说明:「目前企业端 ESG 很重要的课题便是碳排放管理,如同我在前一段说的,现在客户也重视产品减碳这块,也是各个上游供应商必须认真勇敢面对的课题。」

因此,华邦电子第一步措施则是建置碳排资料库平台,首先透过微软 Dataverse 将碳排数据标准化再存入资料库,并以 Power Platform 的 Dataflow 进行流程设计,以便日後能自动化蒐集碳排数据。

「资料形式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蔡金峯表示,因为华邦电子有 DRAM 和 Flash 两条产品线,各产品线旗下皆有众多产品,每一种产品的每一个生产阶段碳排数据都必须要蒐集、汇整与计算,而不同产品与生产阶段组合起来,共有上千项的排列组合,若未先做好资料标准化,等到资料进到资料库後就得花费很多时间与心力去调整。

步骤二:透过 Power BI 清楚呈现碳排数据实况,强化跨部门沟通效率

即时数据所呈现出来的商业价值潜力非常大,能让营运者迅速掌握真实状况,并且下决策。

透过企业资讯互动式报表的呈现方式,则可以减少不同部门间讯息传递及沟通问题,也有利於与上游供应商、後段封测厂明确沟通节能减碳成效,达到最高品质的决策。

因此,华邦电子则使用 Power BI 设计互动式视觉化分析报表,清楚呈现碳排数据,让具有权限的使用者只要上网浏览报表,就能清楚看见每月的工厂碳排数据。与过往人工制作 Excel 报表相比,不只大幅提高数据品质、减少 90% 以上的人工作业时间,还能提升内外部沟通成效,让所有使用者都在同一个平台检视数据,降低不同部门间讯息传递及沟通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持续开发中的产品,也能透过 Power Platform 计算产品碳足迹,并藉由 Power BI 每月呈现最新数据,这也是传统人工作业无法做到的事,」蔡金峯说。

步骤三:找出制造流程的碳排热点,建立企业数据洞察力,同时强化竞争力!

最後,为建立碳排数据洞察力,从碳排数据中找出碳排热点及解决方案,有效降低碳排量。举例来说,半导体制造过程相当复杂,在部分关键制程会使用到如碳氟化合物(PFCs)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暖化的能力(GWP)远高於二氧化碳,因此,华邦电子在工厂端大量装设现址式尾气处理设备,利用高温燃烧破坏的方式削减排气。

蔡金峯指出,由於机台数量众多,过往以人工作业形式只能每季汇整一次的相关数据,包括各机台使用哪些气体、使用多少数量及造成多少排放。如今透过 Power BI 分析报表,制程单位可以即时监控机台使用状况,将使用大量温室气体的制程集中在特定装设有尾气处理设备的机台,以最少的成本及耗能,更有效处理制程排气。

在上述三步骤外,台湾微软制造业事业部副总经理吕文荣表示,以 Power Platform 建置碳排管理平台,能为华邦电子带来三个长期助益,第一个是建立碳成本分析的基础,第二个是强化供应链管理,持续选择对碳排有长期贡献的供应商作为合作夥伴,第三是促成半导体产业积极投入,以更杰出的碳排管理能力,争取到更多国际大厂的订单。

面对碳排管理的绿色趋势,包括华邦电子、台湾微软及台湾硕软三家业者皆认同制造业应尽速启动绿色布局,倘若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台湾硕软解决方案经理曹佑诚则建议企业,可以先思考以下两点,第一点是内部流程要如何做到无纸化,第二点是要如何利用数位工具实现无纸化目标,从无纸化、数位化再到绿色转型,逐步打造绿色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永续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数据平台出发,华邦电子要建立永续营运的新商务模式

最後,以华邦电子的产品来说,一颗 IC 要从原物料的制造、运输、使用在前段的晶圆制造测试及後段 IC 封装测试,每一个阶段的数据都必须要完整收集汇整计算,才能达到藉碳排数据可视化、加值组织内外部效益的目标。

而华邦电子以 20 年节能减碳经验为基础,近年藉导入数据平台技术,为组织带来新附加价值。且为了达到 2050 年净零排放目标,华邦电子内部则开始普及碳排相关基础观念推广,透过一系列的专家演讲及科普课程,将碳盘查工作的资讯逐步扩大到采购、会计、研发、生产等跨部门。

蔡金峯表示,公司将现行「华邦企业社会责任 (CSR) 推行委员会」调整为「永续发展委员会」,下设环境永续、绿色产品、永续供应链、公司治理、社会共融等功能小组,开始定期会议讨论华邦在减碳上还能做什麽。

在全球净零转型的压力下,许多制造业纷纷开始订定减碳目标,不只是要求减碳措施行动、还需要明确量化短中长期数字,因此华邦电子则领悟到减碳其实就是协助组织「降低成本」,不仅如此,蔡金峯还表示,「在透过华邦电子的影响,我们将永续理念持续传达给供应商,要为地球环境永续尽一份心力。」